2018年10月,全省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42μg/m3,同比下降14.3%;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为98μg/m3,同比上升8.9%;二氧化硫(SO2)平均浓度为17μg/m3,同比上升6.3%;二氧化氮(NO2)平均浓度为48μg/m3,同比上升17.1%;重污染天数平均为0天,同比减少0.1天;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平均为5.37,同比上升2.9%;优良率平均为77.2%,同比增加1.5个百分点。
传输通道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47μg/m3,同比下降17.5%;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为107μg/m3,同比上升7.0%;二氧化硫(SO2)平均浓度为19μg/m3,同比上升5.6%;二氧化氮(NO2)平均浓度为54μg/m3,同比上升17.4%;重污染天数平均为0天,同比减少0.1天;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平均为5.93,同比上升1.7%;优良率平均为74.2%,同比增加8.3个百分点。
一、17城市大气环境质量排名情况
(一)重污染天数(AQI﹥200)
17市均未出现重污染天气。菏泽市同比减少,减少幅度为1天,16市同比持平。
(二)细颗粒物(PM2.5)
细颗粒物浓度最好的城市是威海市,为16μg/m3;最差的城市是枣庄市,为58μg/m3。15市同比下降,下降幅度最大的城市是济南市,为29.1%;2市同比上升,上升幅度最大的城市是济宁市,为2.3%。
(三)可吸入颗粒物(PM10)
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最好的城市是威海市,为39μg/m3;最差的城市是枣庄市,为135μg/m3。4市同比下降,下降幅度最大的城市是东营市,为9.7%;13市同比上升,上升幅度最大的城市是泰安市,为22.7%。
(四)二氧化硫(SO2)
二氧化硫浓度最好的城市是威海市,为6μg/m3;最差的城市是淄博市,为27μg/m3。7市同比下降,下降幅度最大的城市是东营和威海市,为25.0%;2市同比持平;8市同比上升,上升幅度最大的城市是泰安市,为50.0%。
(五)二氧化氮(NO2)
二氧化氮浓度最好的城市是威海市,为16μg/m3;最差的城市是济南市,为59μg/m3。烟台市同比下降,下降幅度为3.3%;威海市同比持平;15市同比上升,上升幅度最大的城市是枣庄市,为54.5%。
(六)优良率
优良率最好的城市是青岛市,为96.8%;最差的城市是枣庄市,为58.1%。9市同比增加,增加幅度最大的城市是淄博市,为19.3个百分点;2市同比持平;6市同比减少,减少幅度最大的城市是枣庄市,为19.3个百分点。
(七)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
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最好的城市是威海市,为2.62;最差的城市是枣庄市,为6.63。6市同比下降,下降幅度最大的城市是东营和烟台市,为7.5%;11市同比上升,上升幅度最大的城市是枣庄市,上升幅度为16.7%。
二、164县(市、区)细颗粒物(PM2.5)浓度及综合指数排名情况
(一)细颗粒物(PM2.5)
细颗粒物浓度最好的县(市、区,含各类高新区、经济开发区,下同)是威海市环翠区和威海市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为15μg/m3;最差的县(市、区)是单县和郓城县,为77μg/m3。
细颗粒物浓度排名前20位(第1位至第20位)的县(市、区)依次为:威海市环翠区、威海市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并列第1位),烟台市芝罘区、荣成市(并列第3位),烟台市开发区、威海市火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文登市(并列第5位),青岛市崂山区,青岛市市南区、长岛县、威海市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并列第9位),烟台市福山区、烟台市牟平区、栖霞市、海阳市(并列第12位),烟台市高新区、乳山市(并列第16位),青岛市城阳区、烟台市莱山区(并列第18位),青岛市黄岛区。
排名后20位(第164位至第145位)的县(市、区)依次为:单县、郓城县(并列第163位),成武县,巨野县、枣庄市台儿庄区(并列第160位),曹县,鄄城县,冠县,阳谷县、泗水县(并列第155位),嘉祥县、枣庄市高新区(并列第153位),东明县、枣庄市市中区(并列第151位),临清市、莱芜市经济开发区、金乡县、淄博市临淄区(并列第147位),滕州市,菏泽市牡丹区、兰陵县、梁山县、曲阜市、鱼台县、广饶县、枣庄市峄城区(并列第139位)。
(二)综合指数
综合指数最好的县(市、区)是威海市环翠区和威海市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为2.53;最差的县(市、区)是枣庄市市中区,为7.36。
综合指数排名前20位(第1位至第20位)的县(市、区)依次为:威海市环翠区、威海市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并列第1位),威海市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威海市火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荣成市,海阳市,栖霞市,烟台市芝罘区,青岛市崂山区,烟台市高新区,长岛县、文登市(并列第11位),乳山市,烟台市开发区,烟台市牟平区,烟台市莱山区,烟台市福山区,蓬莱市,青岛市城阳区,莱阳市。
排名后20位(第164位至第145位)的县(市、区)依次为:枣庄市市中区,郓城县,枣庄市台儿庄区,淄博市临淄区,莱芜市钢城区、枣庄市高新区(并列第159位),鄄城县,冠县,枣庄市峄城区,泰安市高新区,淄博市张店区,成武县,巨野县,单县,淄博市周村区,济南市天桥区,曹县,淄博市高新区,菏泽市牡丹区、滨州市开发区、莱芜市经济开发区(并列第144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