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曈曈日 已把新桃换旧符
2019-01-02

2018年10月27日,山东省副省长于国安(左)与省生态环境厅厅长王安德(右)为山东省生态环境厅揭牌。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的组建,标志着全省生态环境保护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机构设置更加科学、职能更加优化、权责更加协同、监管更加有力、运行更加高效,开启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新篇章。

新的起点,新的使命,新的担当。王安德在揭牌仪式上表示,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要统一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圆满完成机构改革的各项任务,为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山东,为实现“两个走在前列,一个全面开创”的目标贡献力量。 周雁凌摄

作为东部沿海经济大省、人口大省和首都的“南大门”“护城河”,山东省2018年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持续发力,铿锵前行:

2018年5月30日,山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暨“四减四增”三年行动动员大会召开,省委书记、省长、省政协主席和省委常委出席会议,17市党委政府、省市有关部门单位、重点企业主要负责人参加,定方向、定目标、定举措,齐鲁总动员,奏响了生态环境保护的最强音;

2018年8月20日,山东省第二批环境保护督察及第一批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工作全面启动,17个督察组依次进驻下沉,受理举报,梳理线索,查找问题,用最坚决的态度、最周密的措施、最严格的标准、最严实的作风抓落实促整改,实现了全省环保督察全覆盖;

2018年10月27日,山东省生态环境厅正式揭牌,工作职能有序整合,工作任务无缝衔接,对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新起点,新使命,新担当,标志着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迈入一个新的阶段;

……

一场场紧部署促落实的会议,一个个具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一次次突出环境问题的攻坚,正是山东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着眼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建立统一、权威、高效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提高生态环境治理能力,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真实写照。

2018年,对山东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来说,是凝心聚力、开拓创新的一年,是继往开来、砥砺奋进的一年,是敢于担当、铁腕攻坚的一年。全省污染防治攻坚战“1+1+8”系列文件陆续出台,环境保护督察有力有效开展,环境监管执法始终保持高压态势,生态环保领域改革稳步进行,大气污染防治全面推进,流域治污成果得到巩固提升,监测、科技、生态、应急、固废与土壤、核与辐射等各项工作齐头并进,有条不紊。

顶层设计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2018年,省委书记刘家义作了84个批示,省长龚正作了95个,分管省长的批示更是达到了164个。这一组数据充分展示了山东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在山东生态环保史上前所未有。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新一届省委成立以来,山东省委、省政府以强烈的政治责任和使命担当,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严格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措施力度之大、出台政策之密、执法问责之严前所未有,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形势发生了积极而深刻的变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要坚持源头防治,调整“四个结构”,做到“四减四增”。这是从源头上解决污染问题,促进山东发展方式转变的一剂良方。2018年5月30日~31日,山东省召开了高规格、大规模的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暨“四减四增”三年行动动员大会,为全面推进全省生态环保工作指明方向、规划路径、鼓足干劲。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山东省委、省政府结合实际,坚持问题导向,加强顶层设计,强化标本兼治,研究制定了“1+1+8”系列文件,把各项决策部署转化为路线图和施工图。

第一个“1”,即: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以更高的标准、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更严的执法,全地域、全过程、全方位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第二个“1”,即: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山东省加强污染源头防治推进“四减四增”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调整“四个结构”,做到“四减四增”,逐年逐行业提出了明确措施。

最后一个“8”,即:省政府出台了8场标志性重大战役作战方案,分别为打赢蓝天保卫战,打好柴油货车污染治理、黑臭水体治理、渤海区域环境综合治理、饮用水水源水质保护、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危险废物治理、自然保护区等突出生态问题整治攻坚战。

山东省聚焦水、气、土三大关键领域,精准施策,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大气污染防治方面,以化工、钢铁、炉窑等重点行业达标排放,以及燃煤小锅炉淘汰、“散乱污”企业整治、清洁取暖、柴油货车综合整治、扬尘和挥发性有机物治理为重点,突出秋冬季、重污染天气等重点时段,强力整治、全力攻坚。

水污染防治方面,围绕治理不达标河流断面和保护饮用水源水质,统筹推进工业、城镇、农村农业、船舶港口、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定期分析情况、调度通报,分流域、逐断面推进。截至2018年11月28日,全省应于2018年年底前完成整治的地级及以上水源地439个问题已全部提前完成整治任务。

土壤和固废污染防治方面,扎实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加快实施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项目,持续打击涉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进口废物加工利用企业环境违法行为,加快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建设,确保全省环境安全。

压实责任

形成永不落幕的环保大督察

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是对山东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一次“全面复查”和“再次会诊”,更是对山东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政治体检”。

2018年11月1日,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山东开展“回头看”工作,山东省委、省政府要求各级各部门把主动接受和配合“回头看”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作为检验“四个意识”“两个维护”的重要标尺,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全力配合保障督察组工作,确保“回头看”顺利开展、取得实效。

山东省成立了省保障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工作协调联络组,坚决做到思想认识、会议筹备、资料整理、落实交办事项、后勤保障和协调配合六个到位,严守各项工作纪律,全力配合保障督察“回头看”工作顺利开展。

省委书记、省长和相关省领导带队督导,看现场、提要求、抓落实,层层压实责任,深度传导压力。各市党政“一把手”积极动员部署,靠前指挥、全程参与。

11月19日,山东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研究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回头看”边督边改工作,刘家义主持会议并讲话。21日,刘家义带队下沉,先后到淄博市桓台县、东营市广饶县,就落实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意见,促进污染治理进行调研督导。

22日,龚正到潍坊市督导检查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回头看”发现问题整改落实工作时指出,要坚决清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决不能表面整改、虚假整改、敷衍整改,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山东落实落地。

12月5日~6日,山东省政协主席付志方带队就环保督察工作督导调研,强调要提高站位、强化责任,锲而不舍、狠抓落实,把工作做得更加精准、更有成效。

省委副书记杨东奇主持召开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回头看”省协调联络组联席会议安排部署相关任务,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张江汀,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林峰海,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王忠林,副省长王书坚、于国安、任爱荣、孙继业等领导也分别就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回头看”交办信访件办理整改情况开展督导检查,要求对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要第一时间回应,举一反三、立行立改。

全力支持,主动配合,切实保障,已成为山东省各级各部门自觉配合“回头看”交办案件核查和整改落实,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的共识。

截至12月7日,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已向山东省转办32批4881件信访举报件,其中,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重点关注案件738件。

为实现环保督察全覆盖,山东省开展了第二批环境保护督察及第一批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工作。17个督察组分别进驻济南、青岛、枣庄、烟台、威海、德州和临沂开展省级环保督察,并对已经开展省级第一批环保督察的淄博、滨州等10个市进行“回头看”,重点督察国家和省环保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突出环境问题及处理情况、环保责任落实情况、中央环保督察整改情况。

督察组还对有关问题线索进行梳理,形成了问题清单,按有关规定移交各市党委、政府处理。督察期间,督察组共向17市转办信访件9640件,涉及环境问题12317个。

深化改革

为全省提供有力生态环境保障

为深化体制改革,强化生态环境综合监管,山东省结合省级机构改革,组建省生态环境厅,整合生态环境监管职责机构,明确职责定位,减少部门交叉,保障机构和人员编制。

山东省稳妥推进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已经完成了全省6个区域监察办公室人员选调工作,所有人员都实行异地交流任职,72人全部上岗工作。组建了省环境执法局,初步建立了日常环境监察、定期环保督察和“双随机一公开”督政与督企结合的环境执法三位一体监督机制,强化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加快生态环境领域立法,《山东省水污染防治条例》已于2018年12月1日起施行,《山东省环境保护条例》经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2019年1月1日起施行。

为确保环境监测数据全面、准确、客观、真实,山东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山东省深化环境监测改革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实施方案》,从明确责任分工、建立约谈机制等5个方面进行了完善和创新。全省各级环境监测监控部门狠抓监测能力建设,充分发挥环境监测支撑作用,严厉打击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

围绕全程管控落实企业治污主体责任,山东省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排污许可制全面支撑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方案〉的实施意见》。新修订《山东省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办法》,省生态环境厅等17部门印发《山东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工作办法》和《山东省生态环境损害修复效果后评估工作办法》。

为全面推进环保队伍职业化能力建设,山东省生态环境厅、省委省直机关工委、省总工会等部门共同组织开展2018年环境应急实兵演练暨环境监管技术比武竞赛活动。与往届相比,本次活动首次设置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新闻发布会环节和辐射事故应急比武竞赛。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积极推进环评审批“放管服”改革,提高环评审批效能。进一步简政放权,审批项目由之前的10个行业29类项目调整为7个行业13类项目,同时赋予济南市、青岛市、烟台市省级环评审批权限。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结合实际推进党建工作,强化理想信念教育、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推动党建工作由虚变实,努力打造风清、气正、心齐的良好政治生态和工作环境。

污染源普查是重大的国情调查,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性工作。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省直各相关部门、各级政府在污染源普查中的职责,部门协作,同步推进。截至2018年12月12日,已完成入户调查数据采集。

为促进全民共治,山东省生态环境厅联合共青团、妇联、教育、民政等部门,全面开展面向家庭、学校、社区、公众、青少年的“绿色创建行动”。加快推进环境监测和污染治理设施向社会公众开放,增强公众生态环保责任意识。

回望,是为了更好地前行。挥别不平凡的2018年,跨进充满期待的2019年,山东生态环保人再次踏上征程,为了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清水绿岸、鱼翔浅底……


为您和您的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平台的企业咨询服务!